欢迎访问辽宁绒山羊绒毛开发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山羊痘
来源: | 作者:丹东绒山羊 | 发布时间: 2008-09-25 | 51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春秋季节发病较多,传染很快。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病期的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


病愈的羊能获得终身免疫。


症状:潜伏期为6~8天,但可短至2~3天,天冷时可长达15~20天。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萎顿,食欲消失,脉搏增速,呼吸困难,结膜潮红,眼睑肿胀。鼻腔流出浆液性、脓性分泌物。经过1~3天,全身皮肤表面出现黄豆、绿豆大的红色斑疹(初期斑疹出现在少毛或无毛区),斑疹经过2~3天形成疹痘泡,内容物变为脓性。脓泡变干后数日脱落,留下红色的陷窝,最后形成瘢痕。


诊断:根据少毛区或无毛区出现红斑、丘疹、水泡、脓泡及结痂等不难诊断。


防治:1.封锁隔离  发现病羊立即隔离、防疫、治疗,并派专人管理。对病死的羊应远离村庄、水源深埋无害化处理。禁止乱抛乱弃病羊。清除羊舍粪便,并用10%石灰水、20%草木灰水、2%烧碱水、2%福尔马林或菌毒敌等药水消毒,粪便须经热处理后作肥料。对被污染的畜舍、牧场、道路、水沟、环境等均应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源扩散。  


     2.扑杀  经鉴定,凡是恶性病例、高致病性痘羊,都应扑杀、深埋,无害化处理。  


     3.强制免疫  对未发病的山羊,在尾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每只注射0.5毫升山羊痘疫苗,保护期一年。免疫后佩带耳环,建立档案,及时控制疫情。  


     4.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清除羊舍粪便,保持羊舍干燥,防寒保温,通风透气。按时消毒羊舍,避免蚊虫叮咬。加强病羊护理,喂给优质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并发率,降低死亡率。  


     5.药物治疗  皮肤上的痘疮,涂碘酒或紫药水。为防止并发症,破溃的局部病灶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擦干后涂抹紫药水或碘甘油等。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合剂或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病毒灵等,配地塞米松、板兰根注射液进行治疗。体温升高者加安乃近注射液。也可用阿米卡星或恩诺沙星,每日肌注2次,连用3~5天  


     6.中兽医辩证施治  (1)内服葛根汤,即葛根、紫草、苍术、黄柏各15克,黄莲10克,白糖、绿豆各30克。水煎候温一次灌服,一日一剂,连服3日。(2)紫草、牛蒡子、银花、升麻各10克;丹参、白芷各5克;苦参8克,水煎灌服。(3)银花、紫草、生芪各10克,甘草3克,永煎灌服。(4)鱼腥草、野菊花、紫花地丁、马齿苋、一点红、一枝花等从中任选数种草药,每种鲜草100~150克,水煎灌服。  


治疗可用免疫血清。对皮肤上的病灶应用涂擦碘酊和1%高锰酸钾溶液。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表9-2 口蹄疫、腐蹄病、羊传染性脓疱、山羊痘之间的诊断区别


疾病名称鉴别特点口蹄疫腐蹄病羊口疮山羊痘
病灶特性清亮水泡无水泡脓泡混浊脓泡、水泡
病灶部位口、蹄少毛或无毛区
易感年龄所有年龄所有年龄羔羊所有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