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殖户创造利润,为企业创造利润
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前途
——辽宁绒山羊绒毛开发有限公司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饲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数。下面,就对绒山羊的饲养管理中常见的一些疾病做一个介绍。
【传染病】
当羊只发生传染病时,对羊只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均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传染病需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人羊共患的恶性传染病, 如口蹄疫、炭疽和布氏杆菌病等,一经发现应立即向上级兽医卫生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汇报,封锁疫区,设置消毒带隔离病羊和疑似病羊,对健康羊进行紧急接种,对可能被污染环境、器具、草料等进行认真消毒,严格扑杀病羊,进行深理、焚烧处理。对一般性传染病,如流感、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传染 性疱口炎等,应对患羊进行隔离,对周围近几年多发的传染病应考虑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下面,对羊的几种传染病分别做一个介绍。
1、 炭疽
2、 口蹄疫
3、 传染性胸膜肺炎
4、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5、 巴氏杆菌病
6、 腐蹄病
7、 羊肠毒血症
8、 布氏杆菌病
9 、羊传染性脓疱
10、山羊痘
11、豆渣样淋巴结炎
12、羔羊痢疾
13、破伤风
14、羔羊双球菌性肺炎
1、 炭疽
(1) 病原及特征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它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消化道感染羊只,吸血昆虫可传播此病。此病危害极大,严禁剖检。
(2) 典型症状
羊较少见,个别病例常为最急性型炭疽。表现为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败血症变化,脾肿大,血凝不良,天然孔出血,很快倒地死亡,尸僵不全。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认定,通过细菌学检查可以确诊。
(4) 处理
当发现此病时,应时行深埋或焚烧,不允许治。
2、 口蹄疫
(1) 病原及特征
口蹄疫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发生于人和偶蹄兽。它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不高,但感染动物生产力明显下降。
(2) 典型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到42-42。C,唇内面、齿龈、舌面发生水疱,呈弥漫性口角炎。趾间及蹄冠形成水疱,水疱破碎后溃烂。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诊,通过病料检验可确诊。
口蹄疫病与腐蹄病、羊传染性脓疱和羊痘3种疾病有些相似之外,在兽医临床中易混,现将它们之间的区别介绍如下:
口蹄疫与腐蹄病的区别: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患羊体温升高,病变部位在口、蹄、乳房等多处,病变处皮肤只形成水疱或糜烂;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患病羊只体温一般不升高,病变部位多数只在蹄部,在蹄壳内多数形成小孔或创洞,内有脓汁。
口蹄疫与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的区别:羊传染性脓疱多发生于羔羊,病变部位只在口、上唇、鼻镜、齿龈、口腔内形成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硬痂下有肉芽增生;口蹄疫发生于各类羊只,病变部位口、蹄均有,羊只有流涎现象,而羊传染性脓疱没有。
口蹄疫与羊痘多发生于羔羊,成年羊少发生,发病部位在眼、唇、鼻、颊、四肢、尾内面及会阴、乳房等无毛处,蹄部不见病变。
(4) 处理
当发生此病时,应时行深埋或焚烧,不允许治疗。
3、 传染性胸膜肺炎
(1) 病原及特征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多发生于早春,死亡率很高。
(2) 典型症状
患羊咳嗽、流脓性铁锈色或带血鼻液;高热、咳嗽与腹泻间发,呼吸音粗厉,呈湿性罗音或胸肺摩擦音。
(3) 诊断
通过典型症状和地方流行性可以初步诊断,对病原分离鉴定可以确诊。
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一般肺炎的区别:传染性胸膜炎具有地方流行性,而一般肺炎则不具有流行性;传染性胸膜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而一般肺炎是由细菌和异物引起的,对抗生素敏感;传染性胸膜肺炎剖检胸腔呈纤维蛋白肺炎变化 ,胸肺粘连,而一般肺炎无此变化。
(4) 治疗
沙星类药物对其有特效。
4、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1) 病原及特征
本病病原多种,如衣原体、细菌、病毒等。此病传染迅速,发病率高,主要是接触传染,可长年发生。羔羊多发,饲养管理差的羊多发。
(2) 典型症状
患羊畏光流泪,结膜红肿,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白色小点,严重者发生溃疡,常致角膜白斑,甚至眼睛失明。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较易诊断。
(4)防治
注意圈舍及环境卫生,应经常消毒。治疗:①用氯霉素眼药水洗眼;②患眼侧太阳穴用2%普鲁卡因2毫升、青霉素20万国际单位封闭注射;③自家静脉血3毫升眼皮内注射。
5、 巴氏杆菌病
(1)流行病学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急性病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特征。本病多发于幼龄羊和羔羊。
(2)典型症状
病羊咳嗽,眼、鼻有脓性分泌物。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便血,消化机能紊乱,颈胸下部水肿。
(3)剖检变化
皮下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必炎症,肝、肾水肿和瘀血,常有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心包炎病变,肝有坏死灶。
(4)诊断
取淋巴结、血液进行细菌学检验。
(5)治疗
抗菌消炎,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6、 腐蹄病
(1)病原及特征
本病是由厌氧坏死杆菌引起的,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的潮湿、污秽环境中。
(2)典型症状
患羊病初跛行、卧地;重症羊只蹄底有小孔或创洞,孔内有腐烂角质和臭脓水,严重时蹄匣脱落。
(3)诊断
根据其流行性和临床症状较易诊断。
(4)防治
保持圈舍干燥并搞好圈舍卫生是较好的预防措施。治疗:用0.2%高锰酸钾或0.2%硫酸铜进行蹄浴;用双氧水洗蹄,清除坏死组织。防止全身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7、 羊肠毒血症
(1)流行病学
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饲养条件多变或膘情好的羊只食入大量食物的情况下,D型梭菌在胃肠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导致羊中毒,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2)典型症状
最急性的常不表现症状而死亡。急性的一般体 高,步态不稳,肌肉 震颤,四肢划动,口水过多,有的排血便或黏液性臭便,一般病程不超过1天。
(3)剖检变化
肺脏出血和水肿,肾软化,心肌松软,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回肠黏膜有出血或溃疡,呈急性炎症变化(红肠子)。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以初诊,确诊需做细菌和毒素检验。
(5)防治
对患此病羊只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常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突然改变饲料,喂料量要逐渐加减,定期对羊只免疫接种等。对发病羊群要减少精料给量,增加粗饲料给量。
8、 布氏杆菌病
(1)病原及特征
本病病原为布鲁氏菌,人羊共患。此病可通过健康皮肤感染,特征为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而引起流产和不育。
(2)临床症状
山羊常不表现症状,有的母羊在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发生流产,公羊表现为睾丸炎。
(3)诊断
实验室平板或试管凝集反应。
(4)防治
定期检疫,对患病羊只进行扑杀。预防注射疫苗每年一次。
9 、羊传染性脓疱
(1)病原及特征
此病是由痘科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俗称“羊口疮”。为急性接触性传染,主要危害羔羊。
(2)典型症状
病羊口腔黏膜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破溃后形成黑色结痂。
(3)剖检变化
舌根、咽喉部红肿,齿龈、舌面有烂斑。
(4)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5)防治
保持圈舍卫生并经常进行消毒。发现患羊时要将结痂、坏死组织收集好,烧掉。对患羊治疗时,先将结痂清洗,混合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羊口疮疫苗和出羊痘疫苗对其具有免疫作用。
10、山羊痘
(1) 病原及流行性
本病病原为出羊痘病毒。多发生于1-3月龄羔羊,成年羊很少发生。死亡率20%-50%。
(2) 典型症状
病初患羊体温升高,有浆性、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感染后1-4天出疹。部位多在阴唇、乳房、尾内面、阴囊和包皮等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疹后几天内形成水疱发生化脓和坏疽。
(3) 剖检变化
皮肤无毛处灰白色结节,有的丘疹形成水疱,内含透明的黄色液体,破溃后形成褐色痂皮。黏膜、肝、肺有灰白色病灶。
(4)诊断
根据流行性和典型症状要以初步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羊痘与洋传染性脓疱的区别:患痘羊只初期体或高,而患有传染性脓疱羊只体温一般正常:患痘羊只出疹、出疱部位多在、尾根等无毛处,而传染性脓疱主要在口、鼻、唇等处;山羊痘疫苗可对羊传染性脓疱产生免疫,而“羊口疮”疫苗对山羊痘无免疫力。
(5)防治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定期免疫接种。患羊对症治疗:对出疹、水疱、龟裂、破溃皮肤,用0.1%高锰酸钾清洗,然后涂上碘酊;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11、豆渣样淋巴结炎
(1) 病原及流行性
病原为假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伤口感染羊只,发病率隨年龄增长而升高。
(2) 典型症状
浅表淋巴结(肩前和颈部)肿胀,内容物呈豆渣样。
(3)剖检
淋巴结、肝、肺、脾、肾等实质性器官有结节和脓性肿物。
(4)诊断
根据特殊的脓性肿物可诊断。
(5)防治
严格处理各种伤口,对体表的脓肿要在其软而未破溃时切开,排脓、清洗和消炎。
12、羔羊痢疾
(1)流行病学
此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通过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2-3日龄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此病多发于气候寒冷、温差较大的季节 。
(2)典型症状
患羊低头弓背、怕冷、喜卧,剧烈腹泻,排黄色臭便,呈急性、流行性特点。
(3)剖检变化
小肠溃疡及坏死,小肠内容物的血液,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
(4)诊断
根据发病羊日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进行细菌学检查中以确诊。
(5)防治
抓膘保暖,合理哺乳,预防接种。治疗药物:羔羊出生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每次0.15-0.2克,每天2次;环丙沙星2毫升肌注;母羊产前1个月注射“四联苗”,羔羊可以从母体获得抗体。
13、破伤风
(1)病原及流行性
本病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它通过封闭性创伤感染羊只。在断脐、去势过程中和有外伤的情况下均可感染。
(2)典型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周。病初羊运步不自然,不能自主卧下或起立。中后期牙关紧闭,四肢僵直,颈背强硬,角弓反张,对光、声敏感。
(3) 剖检部位
神经组织有瘀血和出血点,心肌有时有脂肪变性。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较易诊断。
(5) 防治
产羊、断脐、去势时严格消毒,然后用破伤风抗毒素肌注。治疗:①肌肉注射氯丙嗪,使羊只镇定;②注射碳酸氢钠,防止羊只发生酸中毒;③用3%双氧水清洗伤口,用2%在碘酊涂擦然后再用高锰酸钾粉末撒在创面上;④注射抗生素类药物,防止伤口继发感染;⑤把患羊放在暗、静处。
14、羔羊双球菌性肺炎
(1) 病原及传染性
此病病原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羔羊在抵抗力低、环境恶化时多发,通过呼吸道感染。
(2) 典型症状
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听诊肺部为湿性罗音,粪便软,有时带血或黏液,死前羊磨牙、抽搐、惊厥。
(3) 剖检变化
淋巴结出血、肿胀,肺水肿、出血,心外、内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十二指肠黄染,肾肿胀,被膜不易剥离,真胃出血。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初诊。
本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区别:传染性胸膜肺炎由支原体引起,对抗生素不敏感,双球菌肺炎由羊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对青霉素敏感;羊双球菌肺炎为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不具备败血性;双球菌肺炎肠道内充满气体,十二指肠内容物黄染,而传染性胸膜肺炎无此病变。
(5) 治疗
对病程较长的羊只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对可疑羊只注射抗链球菌血清或青霉素的良好预防效果。
【寄 生 虫 病】
辽宁绒出羊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体表、消化道或内脏器官中。它吸收羊的血液和其他营养,造成羊只贫血、消瘦或内脏机能受损等。此病应以预防为主,要根据本地区近几年寄生虫和发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驱虫。对体内寄生虫可应用广谱驱虫药如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驱治。体表寄生虫可用0.2%-0.5%的敌百虫 或6-10毫克/千克的溴氰菊酯进行喷浴。
下面,对羊的几种寄生虫病分别介绍:
1、羊疥癣
2、绦虫蚴病
3、蜱病
4、羊鼻蝇幼虫病
5. 绦虫病
6、肝片吸虫病
1、羊疥癣
(1)虫体
病原为穿孔疥虫和吸吮疥虫,发生于冬、春两季。
(2)症体
穿孔疥癣较多见。表现为皮肤表面形成丘疹,然后形成干灰色疮闸,皮肤变厚、脱毛。吸吮疥癣较少见,表现为皮肤渗出淋巴液,皮肤表面及毛根湿润,并放出臭味。两种癣都有剧痒症状。
(3)诊断
根据病灶及剧痒症状即可诊断。
(4)防治
定期用敌百虫或溴氰菊酯体表喷浴,春、秋用阿维菌素预防注射。
2、羊鼻蝇幼虫病
(1)虫体
羊鼻蝇幼虫,由羊鼻蝇传播。
(2)典型症状
夏季羊鼻蝇产卵于羊鼻孔内形成幼虫。幼虫在鼻腔内时,羊流浆液性、脓性带血鼻汁,羊鼻拱地,乱摩乱擦。幼虫进入颅腔后,因压迫神经而产生神经症状。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在鼻腔、颅腔内可剖检出虫体能够诊断,但要注意与脑包虫区别。二者区别见绦虫蚴病。
(4)防治
春夏季节用6-10毫克/千克溴氰菊酯进行体表喷浴可预防。
3、绦虫蚴病
(1) 虫体
有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是犬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又称脑包虫。棘球蚴是犬棘球绦虫的幼虫,多寄生于羊的肝脏。另外一种最常见的是犬泡囊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于羊肠系的细颈囊尾蚴。
(2) 典型症状
多头蚴患羊表现为视力减退,精神沉郁,持久表现各种异常动作;棘球蚴表现为肝炎与肝炎症状,细颈囊尾蚴不表现任何症状。
(3)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可以诊断。多头蚴与羊鼻蝇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区别是:羊鼻蝇表现剧烈,为阵发性;多头蚴同症状缓和,呈持久性。
(4) 防治
以防为主,定期给与羊接触的狗驱虫。
4.绦虫病
(1) 虫体
绦虫虫体为带状,由许多扁平体节组成的蠕虫,寄生于肠管中。
(2)典型症状
患羊饮欲增加,下痢、贫血,粪便中有绦虫节片。
(3)诊断
观察其粪便,如见到绦虫节片,即可诊断。
(4)防治
氯硝柳胺驱虫。
5、蜱病
(1)虫体
硬蜱科,呈椭圆形的黑色蜱,寄生于羊体表。
(2)症状
羊只患部剧痒,局部组织水肿,严重时贫血。
(3)诊断
通过在体表发现蜱的虫体,即可以诊断。
(4)防治
用敌百虫或溴氰菊酯体表喷浴。
6、肝片吸虫病
(1)虫体
虫体为灰褐色,呈叶片状,雌雄同体。主要寄生于肝、胆中。
(2)症状
叩诊肝区,斗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贫血。病程长的可达1-2个月,眼睑、颌下、胸下、腹下水肿。
(3)剖检变化
肝肿大,切面流出污黄色液体,胆肿大,肺有时有硬固结节。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用漂浮法检验粪便中虫卵可确诊。
(5)防治
可用硝氯酚或硫双氯酚驱虫。
【内、外科病】
1、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2、顶伤和机械伤
3、骨折
4、风湿病
5、羔羊口炎
6、尿道结石
7、瘤胃积食
8、瘤胃臌气
9、瓣胃秘结
10、食毛症、毛球阻塞
11.草中毒
12、蛇(蜂)毒中毒
13.有机磷中毒
14、杀鼠剂中毒
15、尿素(氨)中毒
1、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1) 病因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寒冷或阴雨等天气时易发生,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而继发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幼龄羊发病率较成年羊高。
(2) 典型症状
咳嗽、 流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肺听诊为干性罗音,大叶性肺炎可见流铁锈色或黄色鼻液,无流行性。
(3) 治疗
①抗菌消毒,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②解热镇痛,安痛定、安乃近肌注;
③对重症者可用青霉素6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痛10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生理盐水500毫克静注,每天2次,连续静注3天。
2、顶伤和机械伤
(1) 病因
辽宁绒山羊公母羊均长有坚硬而顶端带尖的角,并且羊本身又喜欢争斗。因此,在抢草料、发情、配对时常发生顶伤情况。另外,有时还发生一些机械性的创伤和挫伤。
(2) 症状
顶伤或机械伤的患羊有外伤者显而易见,无皮肤外伤羊只表现不离群独立,或趴卧某角落,精神沉郁,怕惊吓,常受其它羊攻击。有些羊呈弓腰状,运步困骓。个别被顶成腹壁疝的羊只,通过外观即可发现。
(3) 治疗
外伤处理:对新鲜创要清理创围,并做好消毒,创面上撒布消炎粉。对化脓创要除去创内异物和坏死组织,用3%的双氧水清洗创面。对有全身症状者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无外伤者处理:有腹壁疝者要切开皮肤、肌肉,把肠管送回腹腔,做好消毒、消炎工作,然后依次缝合腹膜、肌肉和皮肤,并要防止全身感染。对其他无外伤的顶伤、挫伤、要注意消炎。
3、骨折
(1) 病因
由机械损伤引起。
(2) 症状
多数骨折发生在羊的四肢部位,其症状为悬起断肢或突然倒卧不起,触诊骨折部位疼痛明显,并能感觉到骨折断端摩擦。
(3) 治疗
先将骨折断端抻离,仔细地把断端接好后再用夹板及绷带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使用钙剂加速愈合。
4、风湿病
(1) 病因
羊只破在受贼风、寒冷和潮湿和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非化脓炎症,多为反复发作。
(2) 典型症状
急性:病程短,多数肌群同时发病,触诊患部肌肉敏感、坚硬,强迫其运动,全身僵硬、强拘、运动困难,呈跌倒状,此病随运动增加而症状减弱;
慢性:证券不明显,肌肉易疲劳,运动机障碍,随气候变化有轻重。
(3) 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为:通经活络,消炎镇痛,祛风除湿。常用药:
①水杨酸钠10毫升,碳酸氢钠50毫升,静注;
②跛行安10毫升,安乃近10毫升,肌注;
③氢化可的松5毫克,强的松10毫升,生理盐水250毫升,静注;
④青霉素40万国际单位,普鲁卡因5毫升,注入病变部位。
5、羔羊口炎
(1)病因
由各种损伤功缺乏维生素C等原因引起的非传染性口腔炎症。
(2)症状
食欲减退,唾液增多,常从口中退出草料,口腔黏膜潮红、肿胀,口温升高,有疼痛反应。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该病具有非传染性,可以诊断。
(4)治疗
用10%盐水和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口腔,重症者用抗生素消炎。
6、尿道结石
(1)病因
本病多发于公羊。公羊尿道长而弯曲多的特殊结构,容易导致结石难以排出。配种过多、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理和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均可引起此病。
(2)症状
患羊频频作排尿姿势,尿液呈点滴状下流,回头顾腹,行走时后肢短步移动。
(3)防治
饲料中钙、磷比例要合理,维生素A要充足,配种要适度。
(4)治疗
小心捏碎尿管内结石,使之排出;割去阴茎末端尿道突;手术切开尿道管取出结石。
7、瘤胃积食
(1)病因
羊只采集大量难消化饲料或吃了大量干草而饮水不足等原因而引起食物在瘤胃内滞留。
(2)典型症状
腹痛不安,左腹部臌胀,瘤胃内容物充满、坚实,指压有凹陷压痕。
(3)治疗
①病羊停食1-2天,限制饮水;
②用石蜡油200毫升灌服,使其排泻;
③肌注胃舒消食2毫升或灌服健康羊只的瘤胃液100-200毫升,以恢复瘤胃机能;
④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通过手术取出其内容物。
8、瘤胃臌气
(1)病因
羊食入大量易发酵的露水草、豆科植物或果实等, 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
(2)典型症状
患羊左腹部紧急膨胀、紧张。扣诊如鼓音,黏胆发绀,反刍停止,回头顾腹,疼痛不安。
(3)防治
避免让羊吃露水草和在大量发酵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
(4)治疗
①瘤胃穿刺放气;
②灌服白醋50毫升、松节油30毫升可以起到止酵作用;
③灌服石蜡油100毫升,使其下泻。
9、瓣胃秘结
(1)病因
羊久食难消化饲料及饮水不足等因素均可引起干硬食物在瓣胃内滞留。
(2)典型症状
病初患羊瘤胃臌气、积食,口腔干燥,起卧不宁,回头顾腹。后期瓣胃小叶发炎,体温升高。
(3) 治疗
①灌服石蜡油,排出胃内容物;
②重症者在内服泻药10小时后用增强瓣胃机能药,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
③瓣胃穿刺注射生理盐水50毫升、青霉素1609万国际单位;
④用10%的高渗盐水静注对本病治疗有益。
10、食毛症、毛球阻塞
(1) 病因
羔羊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因素,可致使羊食毛,当食毛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在胃内形成毛球而产生毛球阻塞。
(2) 症状
羔羊啃其母毛、食其它羊只毛或拣地上的羊毛吃。剖检时,在胃内可见毛球,羊只消化不良、消瘦。毛球阻塞严重时发生腹痛、臌气等现象。在羊空腹时,触诊腹部可以摸到球状硬物。
(3) 防治
羊只饲料的营养要丰富、全价。患羊用石蜡油200毫升、鸡蛋50克,灌服,连续5天。必要时,可手术取出毛球。
11.草中毒
(1) 病因
羊只误食闹羊花(黄杜鹃)、达紫 香、山葱等毒草时,可引起中毒。
(2) 典型症状
流涎、呕全身酥软,步行不稳,腹痛,腹胀,腹泻。重者有神经症状,咬牙、昏迷、全身震颤等。
(3) 治疗
治疗原则是催吐、导泻、强心补液。可用阿托品、地塞米松、维生素C、葡萄糖一起静注;用绿豆粉100克、鸡蛋200克,混合液灌服,亦有一定疗效。
12、蛇(蜂)毒中毒
(1) 病因
羊只被毒蛇咬伤或毒蜂蜇伤所致。
(2) 典型症状
患羊被伤部位红肿、热、痛,表现迅速。结膜红,受伤部位在四肢则表现为跛行。
(3) 治疗
在伤口处涂碘酊,用大号针头刺伤口处放出污血而排出蛇(蜂)毒。然后用2%高锰酸钾清洗伤口,用季德胜蛇药片研末敷在伤口上,并内服季德胜蛇药片。
13.有机磷中毒
(1) 病因
羊只误食被 有机磷污染的饲草、饲料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而致。
(2) 典型症状
病羊流涎,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骨骼肌兴奋,一身震颤,瞳孔也缩小、出汗。重症者,大小便失禁,昏迷,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呕吐物中可闻到蒜臭味。
(3) 剖检变化
肝肿胀,肾肿大、瘀血,脑可出现水肿、充血。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5) 治疗
①脱离中毒环境,用清水洗胃,用硫酸镁导泻;
②用解毒药:阿托品5毫克,每60分钟肌注一次;
③静注氯磷定或解磷定;
④对症治疗:强心、补液。
14、杀鼠剂中毒
(1)病因
羊只误食用于灭鼠的谷物、菜叶等致病。此类鼠药有磷化锌、氟乙酰胺等。
(2)典型症状
体温正常或下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口吐白沫或流涎,食欲废绝,病重时有强烈精神症状,昏迷或惊厥,视物不清,头乱撞,肌肉震颤,可视黏膜发绀。
(3)诊断
通过症状和查找放牧或饲养地毒 源泉可以诊断诊断。
(4)治疗
①催吐、导泻:1%-2%硫酸铜50毫升,石蜡油100毫升,硫酸钠500毫升,一次灌服;
②洗胃:用0.1%高锰酸钾;
③解毒氟乙酰中毒可用氟灵解,可用10%葡萄糖500毫升、维生素C20亳升、地塞米松10毫克,一次静注。
15、尿素(氨)中毒
(1)病因
羊只食入过量尿素,使其在瘤胃中迅速水解成氨。当100毫升瘤胃液中含氨超80毫克时,就可能发生中毒。
(2)典型症状
轻者鼻、唇痉挛,体温下降或正常。重者肌肉震颤,全身痉挛,角弓反张,瘤胃迅速膨胀。口鼻流出黏稠、泡沫状分泌物,瘤胃穿刺可闻见浓烈氨气味。
(3)剖检变化
尸僵完全,鼻孔流出带血泡沫;胸腹腔有腐败气味,切开瘤胃有氨气味;肝、脾阏血、肿大。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5)防治
饲喂尿素要混合均匀,严格限量,为与豆类及其副食品同喂,其喂量应由少至多逐渐增加。
(6)治疗
①内服白醋200毫克、水500毫克;
②用25%葡萄糖500毫克、10%安钠咖5毫升的维生素C20诧一起静注;
③瘤胃臌气者,穿刺放气;
④止酵、泻下:用松节油10毫升、石蜡油200毫升灌服。
联系电话:13604152798
服务热线:0415-8519662
公司地址:辽宁省凤城市通远堡镇富民委106号
公司常年收购羊绒地址:通远堡镇原镇政府
Email:rongshanyang1@163.com
邮编:1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