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情鉴定有很多种方法,在养羊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1)外部观察法 部分绒山羊发情时外部行为表现很明显,具体表现为:不断摆尾、鸣叫、频频排尿,外阴潮红并有粘液流出,愿意接近公羊,表现出亲昵的举动,母羊互相爬跨,并接受公羊爬跨,反应敏感。根据外部行为表现,可以将部分发情母羊挑选出来,对于发情不明显的母羊可采取以下办法。
(2)试情法 挑选出1只2~5周岁、体格健壮、无疾病、性欲旺盛、不用来配种的公羊做为试情公羊。也可利用8~12月龄的小公羊,戴上试情布,试情布尺寸为30厘米×25厘米,然后放人母羊群中。这时公羊开始嗅闻母羊,如果发现公羊爬跨母羊而母羊站立不动接受爬跨,则该母羊为发情母羊。如母羊躲避爬跨,则为不发情或发情不好的母羊。用这种方法试情,可以将母羊群中90%以上的发情母羊挑选出来。为了保证发情鉴定的准确性,在试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第一,试情公羊应每隔5~6天排精或本交1次,以保证其有旺盛的性欲及试情的积极性;第二,试情公羊与母羊群的比例应保持在1:20~40,最多不要超过60只,防止因公羊疲劳而影响试情的准确性;第三,要保证试情时间和试情次数。一般情况下,每群羊应早晚各试情1次,对于l~2周岁母羊,应根据情况酌情增加1次试情,每次试情应保证在半小时以上;第四,发现试情公羊爬跨母羊,应将该母羊立即挑出圈外,避免公羊射精影响性欲;第五,试情公羊的管理、补饲应参照配种采精公羊的标准。
在公羊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公羊试瓶法来挑选发情母羊,具体做法是:用热毛巾用力揩擦公羊角基部,然后将毛巾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玻璃瓶放在待试母羊群内,如果母羊前来嗅闻,则认定该母羊为发情母羊,反之则认为该母羊不发情。其原理是,在公山羊的角基部和耳根之间能够分泌出一种性诱激素,发情母羊对这种激素的气味很敏感,据此可以判断母羊是否发情。
(3)阴道检查法 这种方法不适用大群体发情鉴定,可以在人工输精时结合公羊试情法共同进行。具体做法是:用阴道开膣器观察阴道的粘膜、分泌物及子宫颈口的变化来判断母羊是否发情,发情到什么程度。发情母羊的阴道粘膜充血,呈现出粉红或深红色,有透明粘液流出。如果母羊阴道粘膜呈粉红色或浅红色,子宫颈口开张不好,阴道和子宫颈口的粘液为稀薄状,则为发情早期;如果阴道粘膜特别是子宫颈口的粘膜呈深红色或老红色,子宫颈口和阴道的粘液变得粘稠带有白色,则为发情晚期;如果母羊的阴道粘膜未充血,也没有粘液,则不是发情母羊。值得注意的是,用开膣器撑开母羊阴道口,即使母羊不发情,由于开膣器的作用也会使阴道粘膜逐渐充血,这就要求阴道检查时动作耍快,并结合粘液变化互相认证。
⑷体温测定法 母羊发情时,体温升高0.5~1.0℃,在排卵时(即发情后期)体温开始下降,所以测量母羊的体温可以间接推测母羊是否发情或处于发情后某个时期。
(5)何谓公羊效应 在繁殖季节到来前一个月,母羊群中放人公羊,通过视觉、嗅觉等感观刺激,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性活动,使母羊提早进人发情配种期,这种作用称为公羊效应。该种效应必须在公母羊隔离饲养条件下才能产生,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掌握。如果想让母羊提前配种,则在公母羊分群饲养的条件下,在繁殖季节到来前一个月将公羊放人母羊群中,通过公羊效应,可使母羊群提前l0~20天比较集中发情配种,相应比混群饲养双羔率要高。如果有计划的进行配种,则应在计划配种日前5—7天将公羊放到母羊群中,一般情况下母羊群在第7天可出现发情高峰,发情配种比较集中,易于管理且产羔率相对较高。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公羊效应,可提高母羊群体发情率、受胎率及产羔率。